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山深处的初心

    2022-08-07 18:47:53    浏览:0    点赞:0

    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他精气神很好,很健谈。很难想象他在鲁甸6.5级地震中失去了6个亲人,也曾被失去亲人的悲伤笼罩,记者被他那股积极生活的劲头深深感动,他就是退役军人谢维礼。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6.5级地震发生在鲁甸县,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人员伤亡严重。地震那天,谢维礼正和从四川省回来帮忙摘花椒的两个女儿、4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突然之间,山体左摇右晃,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6个亲人当场遇难……谢维礼一家生活的谢家营盘村民小组,处于震中龙头山镇峡谷地带,近200年历史的村子瞬间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地震时110余间房屋倒塌,15人遇难,30余人受伤。

    灾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谢维礼坚强起来,好好活着,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怀念。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力所能及地干些活。为了让谢家营盘顺利重建,谢维礼还自愿捐出了10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修路和邻居建房。“我也要为后辈留下点东西嘛。”谢维礼这种互帮互助、心怀感恩、充满爱心的善举,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个人。

    回忆往昔 不忘初心

    1971年5月11日,大关县木杆乡发生7.1级地震。谢维礼作为一名铁道兵参与了地震救援,当时条件艰苦,物资紧缺,但没有人停下前进的脚步,没有人放弃生活的希望,这段铁道兵的经历让他坚定了永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谢维礼说:“我对社会、对群众一定要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才不负一名军人的称号。”1976年,谢维礼退伍回到了家乡,退伍不褪色,谢维礼将军人的精神带回了家乡。地震发生后他带头做群众的安慰疏导工作,劝慰大家要向前看,好好生活。

    2015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帮助下,谢维礼搬进了在老屋基废墟上重建的新家,家里茶几、沙发、电视等家具一应俱全。很多以前的邻居和村干部都前来和谢维礼一起过春节,大家一起拍下了一张别样的“全家福”,这张合影被谢维礼高高挂在了客厅的墙上,照片里他笑得格外开心。

    牢记使命 奉献社会

    生活重新步入新的轨道后,一切都在慢慢变好。2017年,谢维礼主动来到龙头山镇政府,他说:“国家和政府已经帮我把房子修好,自己没什么难的了,现在我把建档立卡贫困户退了,留给更需要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有3户人家主动退出贫困户序列。谢维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感染着身边的群众。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谢维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国家的好政策讲给大家听。他问村民:“国家给了贫困户低保你们要不要?给了农村五保供养你们要不要?既然都要,那生态环保你们要不要?”他的话朴实却又深刻,通过谢维礼的讲述,村民们真正理解了原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于是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从家里的卫生环境做起,为建设美丽家园奉献自己的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的龙头山高楼矗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和谢维礼一样的地震受灾群众团结一致、勤劳向上,克服万难,在废墟中奋勇崛起,重建了美好的家园。这里已不再是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满目疮痍,如今,这个乌蒙山深处的小镇已是白墙青瓦、阡陌纵横,宁静的炊烟升腾,新修的店铺灯笼高挂,老人们在树下围坐闲聊,他们的脸上除了皱纹还有安宁与满足。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如此渺小,而人类亦从来没有在灾难面前却步。龙头山百姓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于自救的精神和广大党员奋不顾身、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我们对这场灾难最好的铭记。


    0
    !我要举报